大连理工大学孙成志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来源:外国语学院时间:2024-11-15   浏览:51

2024年11月14日,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孙成志教授应邀莅临我院,在403会议室进行了题为“批评话语分析与集体身份建构的认知识解”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陆薇薇副院长主持,我院日语系硕士、博士生及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参加。

孙成志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批评)话语分析、认知语言学。近年来围绕日本媒体涉华报道的批评话语研究、社会认知视域下冲突性议题的话语建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辽宁省社科基金等。出版学术专著2部、译著1部,于《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学刊》《日语学习与研究》以及SSCI期刊Frontiersin PsychologyMarine Policy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孙成志教授首先为大家讲述了批评话语研究(CriticalDiscourse Studies或CDS)的定义、问题意识与方法论体系,随后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法,深入探讨了以“#MeToo”运动为例的日本主流媒体中的反性骚扰新闻话语分析。在讲座中,孙成志教授强调,话语是一个多层面、多模态和多功能的现象,必须参照语境的不同层面(包括语言、互文、历史、社会和情景语境)分析话语。批评话语研究并非局限于任何具体的方法或某一特定的分析领域,而是表现出多面性,使用来自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方法。在案例分析中,孙成志教授以“话语—认知—社会三角”为分析视角,以日本《每日新闻》中“#MeToo”运动相关报道为例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海外“受害者”被刻画成奋起反抗的强者形象,而日本本土“受害者”多被表征为需要他人保护的“弱者”;并且海外“受害者”和“加害者”之间的冲突在语言形式上呈现得更为激烈。这折射出日本社会在性别议题上的文化特性和价值取向,尤其是对受害者形象的社会建构与性别角色的传统认知。同时,这也反映了日本社会对外来文化运动(如“#MeToo运动”)的接受与本土化过程中的矛盾心态,以及在全球化语境下对自身文化身份的维护和适应。

孙成志教授深刻的论述使在场的同学们受益匪浅,在交流环节,孙成志教授就直面选取研究语料库时媒体的主观性、研究手法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等问题与我院师生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并为大家传授了自己的科研经验与心得。本次学术讲座在大家的积极思考与深刻洞见中圆满结束。


(文/饶建平、张文敏 图/何阮玉 编辑/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