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文学研究所二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储泽祥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AI时代文科人如何做科研》的学术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参加。本场讲座由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成思致欢迎辞,东南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所所长周统权教授主持。
储泽祥教授从AI技术对人文社科领域的挑战切入,提出“工具赋能、思维升级、跨学科融合”三位一体的科研创新路径。他结合自身学术实践,系统阐述了AI技术在文献智能处理、创意辅助生成及多模态表达等科研环节中的应用潜力,并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了技术赋能的具体场景。他强调,文科学者应坚守人文研究的独特性,聚焦“批判性思维与隐性知识结合”的课题方向,以此构建AI难以替代的学术价值。同时,他指出,学界应积极探索跨学科合作与实践导向研究,在遵循技术伦理的前提下,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真正做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交流环节,储泽祥教授围绕机器翻译的局限性、AI文学创作的边界及科研写作智能化等议题,与师生展开深入探讨,现场反响热烈。
(文/张瑶、张婷婷 图/王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