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与建筑学院联合代表团访问中亚

来源:外国语学院时间:2025-04-28   浏览:28

2025年4月13日至22日,东南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代表团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开展为期十天的学术交流与文化遗产考察。代表团由建筑学院副院长江泓教授率队,成员包括建筑学院董卫教授、李新建教授、李永辉教授、诸葛净副教授、博士生徐英浩,以及外国语学院陶源教授和博士生李丹阳。此次访问旨在深化我校与中亚地区高校及研究机构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文化研究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成果。

4月14日,代表团首站访问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系统考察了哈萨克斯坦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当日下午,代表团赴萨特巴耶夫大学,与校方就城市遗产保护、师生互访及联合培养等议题展开交流,并就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达成共识。次日,代表团实地调研伊塞克考古博物馆与塔尔卡尔古城遗址,深入考察了古代丝绸之路沿线聚落的历史风貌与保护现状,为后续研究积累宝贵资料。

代表团在萨特巴耶夫大学进行交流

4月16日,代表团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参访哈兹拉特·伊玛目清真寺等文化地标,并分两组推进合作。陶源教授团队与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遗产署就双方合作进行交流,董卫教授团队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艺术所共商研究计划。当日,代表团还拜会了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就中乌教育文化合作与使馆文化参赞、教育参赞深入交换意见。

代表团与乌方文化遗产署进行交流

4月17日至18日,代表团转赴历史名城撒马尔罕,访问“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与该校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明确联合研究、学术互访等合作框架。访问期间,代表团还参加了撒马尔罕国立建筑与土木工程大学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并考察雷吉斯坦广场等世界遗产。

代表团与丝绸之路研究院进行会谈

4月19日至21日,代表团深入费尔干纳盆地,调研浩罕王宫、明铁佩古城等十余处遗址,系统采集气候变化对遗产影响、古代城市与聚落形态等数据。此外,在安集延地区历史与文化博物馆、巴布尔博物馆的考察,进一步丰富了跨文化交流的实证研究素材,深化了代表团对费尔干纳盆地在丝路历史中地位的理解。

此次访问,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成果显著。通过实地考察与学术对话,代表团不仅深化了对中亚地区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东南大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

未来,研究院将积极推进此次访问成果的深化与落地,聚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跨文化交流研究等方向,推动建立跨国学术联盟,为促进文明互鉴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文/李丹阳 图/代表团 编辑/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