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优秀校友章桦博士回校讲座:“太确定的生活,我不想要”——创业达人的肆意青春

2019年4月10日,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优秀毕业生代表章桦博士为我院学子做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规划”的讲座。英语学士,软件硕士,医学博士,AI专家,创业精英……这十多年来,章桦一直积极寻求着角色的转变,而他每一次潇洒“跨界”的背后,是一颗厌倦安逸、渴望未知的自由之心。

一、人物简介

章桦,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02级英语专业毕业,东南大学软件学院硕士,荷兰国立癌症研究所博士,期间主要研究医学影像和人工智能在肿瘤放疗领域的应用;北美医学物理协会(AAPM),欧洲放射肿瘤学会(ESTRO),医学图像计算与计算机辅助介入治疗(MICCAI)会员。曾作为加州圣地亚哥大学访问学者,进行高性能运算平台在肿瘤放射治疗的研究。2016年初,创立北京连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总经理,致力于利用AI为肿瘤病人设计治疗方案。


二、讲座内容

1、面对“必然失败”的勇气弥足珍贵

2002年当我第一次迈进东南大学的时候,其实对自己的外语专业并不太感兴趣。那时我读到了我一生最爱的一本书——《安藤忠雄论建筑》,感触颇深,就此萌发了转专业、学建筑的想法。在书中有一段话让我记忆非常深刻,在此与大家分享:

无论你是选择建筑设计还是其他任何一个职业,20几岁的年龄,是左右一生的重要时期。人在感觉敏锐的20几岁时,能否有紧迫感地去生活,对其以后的人生,特别是到四五十岁时,是能否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工作生活的分水岭。这个时期,无论是谁,都在有意识无意识地探索着自己理想的世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也可以说在塑造“自己”。

作为班长,我曾对同学们说:我要做一点不一样的事情。大一期间,为了准备这场转专业考试,我每周都要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去长江路上的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学习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素描。11点宿舍熄灯断电,我就在宿舍的阳台上打着应急灯继续练习绘画的基本功。就这样悉心准备了七、八个月,当我胸有成竹想要报考建筑系时,却被转专业通知上的一句:“非理工科专业学生不得报考”浇了一盆冷水。这句话几乎宣告我之前所有的准备都是无用功,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我给招生办的老师写了一封长长的自荐信,却没有收到回复,最终不得不在与现实的抵牾中无奈低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第二年的建筑学转专业选拔中,因为仍有很多“专业不符”的学生执着坚持,那一条背景限制终于被解除。通过这段经历我想告诉大家,在各位现在这个年龄段,体验挫折是不可或缺的,大家必须具备面对“必然失败”的勇气,面对自己的目标,哪怕只有百分之一成功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汗水去拼搏。

2、梦想激励着我们触碰机遇

转专业的失败让我重新审视、规划自己的未来:我究竟要学点什么东西?当时我选择了门槛相对较低的计算机专业。在把计算机系所有课程全部自学完之后,我去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成功考入东南大学软件学院。

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之外,我把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学习其他专业的课程、社团、兼职,每天忙碌而又充实。当我回首观察本科生涯时,发现自己干得很成功的一件事情就是——当班长,而这背后是自己还不错的领导能力。认准这一特质,我参与了竞选并成功当选为东南大学微软技术俱乐部的主席。借助这一平台我很好地展示和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并因此认识了我人生当中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导师——郑文明教授,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研究人工智能的道路。当时我在微软与东大合作的人工智能项目中担任程序师,进而有机会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视觉计算组工作,研发“人脸识别”技术。就在我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荷兰一位教授前来访问郑文明老师的实验室,因为我的英语口语能力出众,导师选择我作为来访教授的接待地陪。在交流过程中,我又有幸结识了荷兰的教授,并受到对方有关前往欧洲访学的邀请。借此契机,研究生毕业后我就到荷兰国立癌症研究所完成了博士阶段的学习,主要研究医学影像和人工智能在肿瘤放疗领域的应用。人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更不能设计自我的路径,但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梦想。正是梦想激励着我们一步一步前进,一点一点触碰到这些“机遇”,走向卓越和成功。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得到怎样的惊喜。”这是章桦最喜欢的一句电影台词,而这句话也在他的人生历程中得到印证。在他看来,生活的魅力即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3、未来的不确定性才是生活的美感所在

其实早在大二我就有了第一次创业的尝试,参加了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打算为南京公交雅高公司开发公交管理系统,由于自己不懂技术,虽然招了一批技术型人才,但是很难和技术人员进行产品方面的沟通,最后还是没能很好的完成这次创业尝试。在欧洲生活久了之后,我对当地慢节奏、充满安逸感的生活方式并不感兴趣,那里的人们似乎很容易便能预见自己未来的发展状况。我不想待在舒适区里,而是更加渴望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生活状态,而创业恰好能给我带来这种激情。加之回国参加了几个创业大赛并获得奖项,我决定在博士毕业后走上这条道路。


三、人物采访

1、请问您的外语专业对于职业的发展有怎样的帮助?

答:一方面外语的技能为我赢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另一方面外院的教育方式也让我对整个西方社会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审视事物的维度更加多元化。记得有一次和一家名为“Walden”的国际公司洽谈项目,对西方文学有一定了解的人就知道这正是“瓦尔登湖”,因此我们和他们谈梭罗,谈“超验主义”,很快就建立了信任,从而获得了国际化机会。

2、您当初为什么没有走上学术科研道路,而选择了创业呢?

答:人生道路的选择必须要建立在对自身清晰的认识上。在经过博士阶段的学术训练后,我确定自己并不是非常擅长科研,以后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科研需要人很聪明,还要有一种对于探索未知十分“原始”的热爱和兴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觉得从事商业更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

3、您认为一个创业者最需要具备的品质是什么?

答:我想说三点。第一点是领导力。它是领导者的素质核心,对一个团队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二点是“颠覆性创新”的能力。一个企业或者团队的成功,必须具有一定的颠覆性,这样才能创造出足够大的商业价值。第三点是规避风险的能力。创业背后是大量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创业者要做好风险的管控,能够识别风险、管理风险。

4、出国留学的经历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答:我的人生有两大转折性时刻,一是选择创业,第二就是出国。这可以说是对我人生路径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最关键性的节点。出国给我带来的变化有几点,一是重塑了我的自信心,让我敢于去做一些尝试;二是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审视问题的角度更叫多元化,在接触西方社会与西方文化之后,我的整个评价的“坐标系”就被放大了;第三是西方留学为我带来了全新的资源和机会,为人生提供了更多选择。

5、您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您又是怎样克服的?

答:困难实在很多。第一种困难就是“人”的问题,在创业初期,没有人信任你、帮助你。但我认为人际关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也就是所谓的“攒人品”。二是资源的问题,它不仅仅是资金,还包含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集聚这些力量才能最终推动事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第三点就是要寻找“突破点”,明确自己产品或者服务的定位和特色。这就要我们积极寻求自我的“差异性”,形成核心竞争力。 

6、面对如今相对严峻的创业形势,您想对有意向走上创业道路的学弟学妹说什么?

答:第一点,我一直认为创业只适合“少数人”,这和每个人的性格,以及所适应的生活状态都有关系;第二点,创业必须做好事先充分的准备。从创业者自身出发,他必须具备出众的领导力,这有这样才能引领时代的潮流,把握市场的方向;其次,他必须具备出色的表达能力,只有把自己“在做什么,想做什么”表达清楚,才能与别人建立信任,从而收获资源和机遇;然后就是逻辑思维,有了清晰的逻辑才能使表达真正具备说服力,不然说辞再漂亮也只是空话。第三点就是静待时机,果断出手。其实我认为,对“创业”的定义不能太过狭隘。任何一件工作,“从无到有”,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一种创业,都需要做好事先的准备,并具备相应的素质。

四、结束语

章桦博士是一个天生的探险家。他从不被陈旧的条条框框所限制,也不愿意被四平八稳的人生路径束缚住手脚。或许在他看来,生活就是一场充满趣味和挑战的冒险,正是在各个领域间敏捷的角色切换,他才在人生多条可能性的交汇点,发现了最好的自己。

谈起接下来的规划,他笑着说:“目前肯定是要把公司办好!”对于这个刚刚三十中旬的年轻人来说,谁又知道他的极限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