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学、文论研究的翻译史视角》之讲座成功举行

2023年3月20日,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汪洪章教授应邀为应邀为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中西文学、文论研究的翻译史视角》的精彩讲座。讲座在外国语学院403会议室举行,由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赵建红教授主持,参加讲座的听众是学院不同系部的教师和研究生。讲座现场气氛热烈,互动充分,讲座持续两小时。

在当下,翻译研究正逐渐成为显学,然而作为重要视角的“翻译史”却往往被学界忽视。有鉴于此,汪教授在讲座伊始,便回顾了翻译在中西文献交流史上所起的作用。他以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为例。明清之际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来华,他们将各类西学著作译为汉语,开启了所谓的西学东渐历程。汪教授援引了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用以论证明朝的学术如何从贫弱走向丰饶:“利玛窦、庞迪我、熊三拔、龙华民、邓玉函、阳玛诺、罗雅谷、艾儒略、汤若望等,自万历末年至天启崇祯间,先后入中国,中国学者如徐文定、李凉庵,都和他们来往,对于各种学问都有精深的研究,……在这种新环境下,学界空气当然变换。”于是,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文化翻译以及跨文化交流对一国的学术风气和思想面貌的重要影响。此处,汪教授强调,在西学东渐的同时,有关中国社会历史、学术文化、风俗习惯等情况,也经由传教士之手,撰成报告和通讯之类的文字,发往欧洲各界,尤其是以拉丁文或现代欧洲语文译述的部分中国文化典籍,也陆续传入欧洲知识界,中学西传或曰东学西渐的历史进程由此得以展开。19世纪至20世纪初,延续这一进程的则是来华的传教士、旅行者、外交使团成员等身份角色多样的西人,由他们翻译的中国文化典籍,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极为众多。此外,未曾到过中国,以中国文化典籍既定的欧洲语言译本为底本而从事转译的人,数量亦较可观。因此,通过双向互动的文化交流事件,我们得以窥见翻译对于文化传播,乃至文明互鉴的能动作用。

接下来,汪教授把视野从中西文化翻译交流史,拉回至比较文学这门学科。他认为,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成立之初就对翻译研究相当重视,譬如,文论家韦勒克和沃伦早在《文学理论》中就非常重视翻译的功能。确实,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是,受制于外语能力,比较文学的阅读和研究基本都要经由译本作为媒介。于是,汪教授呼吁,当下的比较文学研究,应该从翻译史的角度切入,在这方面,似乎欧盟国家于上世纪70年代就着手进行翻译研究,而国内从21世纪才开始施行。国内的比较文学研究界若能以翻译史为方法,深度探讨翻译史的学理脉络,那么假以时日,这或可成为新的学科方向和学术增长点。最后,汪教授梳理了世界文学的近期发展,为我们展示了西方最前沿的世界文学研究对翻译所做的论述。

汪洪章教授引经据典,纵横古今,从利玛窦到王阳明,从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到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从耶稣会传教士到儒道思想,从西方的经院哲学到中国的宋明理学,深入浅出的精彩讲座让前来聆听的师生受益匪浅,意犹未尽。

(文/张德旭 图/王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