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复旦大学祝克懿教授、美国犹他大学毛履鸣教授应邀莅临我院讲学

发布时间: 2023-12-25      访问次数: 311

12月20日下午,复旦大学祝克懿教授、美国犹他大学毛履鸣教授应邀于外国语学院403会议室为我院师生分别作题为“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的主编论坛系列学术报告和题为“In search of a global rhetoric: Comparing, decolonizing, and co-becoming”的区域国别研究系列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刘东虹教授主持,成思副院长致欢迎辞,学院教师及硕博生参加。

祝克懿教授首先从学术语境入手,强调进入21世纪,语言学科建设要以建构当代学术话语体系,实现“新理念、高品质、多范式、大格局”的学科理想为己任,兼顾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既要在宏观视野中整体把握,全面审视学科发展的基本生态,又要确定个人的发展方向,与学科和学术共同体一起成长。在深入介绍学术语境后,祝克懿教授从确定选题和谋篇布局方面介绍了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并从主文本和副文本两个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论文中包含的诸多要素。指出,主文本是指承载着一个语篇整体、核心内容的语篇成分,而副文本是指将语篇成分整合为一个语篇整体的功能成分。最后,祝克懿教授从期刊与学术个体的关系和期刊生存、接受各级组织和评审机构的审查两个方面说明了学术规范的重要性。

毛履鸣教授首先从全球修辞的定义出发,指出全球修辞是一种跨越地域、文化、时空界限的修辞学,并从流动性、时间性和多样性三个方面介绍了全球修辞的特性。其次毛履鸣教授分别阐明了比较是一个对话过程,非殖民化是一种扰乱与重联,共同生存是指修辞性的同在等观点,并以利玛窦的地图为例,论证了地图上的修辞同在。在发言的结尾阶段,毛履鸣教授总结道,全球修辞是一种在互惠的过程中不断塑造他者和自我的持续过程。

讲座结束后,祝克懿教授和毛履鸣教授与师生就修辞的概念、修辞中的文本性、科技与修辞、文学与修辞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交流环节氛围融洽,师生获益匪浅。两位学者深厚的学术造诣、谦虚平和的态度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田钰涵 图/王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