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任性,也要高兴 ——外院关工委委员马赞椿老师专访

来源:外国语学院发布时间:2016-03-30浏览次数:2786

周六下午,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15级学硕党支部派出小分队采访了83岁高龄的马赞椿老师。马老师笑言自己喜欢女孩子,我们的谈话也就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展开。马老师是浙江绍兴人,气质十分文雅,腰背总是挺得笔直。她心态十分年轻,常常说出现在年轻人的流行词,还和我们玩笑道:“学生20,我40。”这也是她愿意并且喜欢当老师的原因。马老师的一大爱好就是旅游,她分享了旅游中的各种趣事,还总结了自己旅游的三个阶段:86年起第一阶段是物质比较匮乏时期的苦旅;04年起第二阶段生活稍微宽裕了,旅游也悠闲了些;现在则是旅游休闲两不误,冬天去北海过冬,夏天去北戴河避暑。从聊天中我们也得知老人一爱买小纪念品,二爱拍照,三爱洗照片,也是十分有意思。

1951年,年仅17岁的马老师便去了干校参加面试,面试要求会用算盘,马老师仅用了两天的时间便学会了。后来马老师去了上海华东区税务局工作,在她启程去工作之前,马老师的母亲给了她两点建议,第一,只要有机会的话,你还要继续读书,提升自己;第二,女孩子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这两点一直深深地印在马老师的脑海里,在她的文章(马老师平时喜欢写作)《我的母亲》中详细记录了这些。工作后的马老师一直秉持清廉的作风,洁身自好。

1956年,因响应周总理动员知识青年考大学的号召,马老师历经3个月的复习,从50个知青中脱颖而出,去了华师大读大学,也圆了她的教师梦。踏入华师大的第一印象便是“欢迎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横幅。到现在,马老师已经从教40余年,她热爱这份事业,伴随着这份职业的是那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以及书山有路勤为径的优秀品质。她爱跟孩子们打交道,用她自己的话说“那会使我一直年轻下去”。

马赞椿老师是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成员,她对孩子和年轻人的成长发展问题非常关心。老师心系社会,也回报社会,常常对有困难的人伸出援手,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无论自己的生活条件如何艰苦,老师都会秉承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不给党抹黑,出力出财,而这是老师一生遵守的信条,这点让我们非常感动。

对于我们研究生生活,老师也提出了很多真诚的建议。老师教育我们做人要善良,耐得住清贫,人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遵守自己的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底线。“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老师的座右铭,帮助别人,牢记历史的教训。面对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有时要学会让步,顺其自然,追求和谐的生活氛围。让步不代表软弱,相反则是为自己和他人留有余地。做人不要斤斤计较,自私自利,对他人多多要求,而是多想想自己能为他人,社会做些什么,因为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对社会都负有责任和使命。老师坚信榜样的力量,认为以身作则,对他人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努力在各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拓展自己的爱好,开阔心胸,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了不一定有机会,而没有准备的人即使是机会来了也没有能力去抓住机会。吃苦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自己,老师喜欢唯物辩证法,认为凡事均有两面性,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磨难,毕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老师在学生时代学习文艺体育样样名列前茅,是校篮球队的中锋,乒乓球也得过奖。老师认为“腹中有诗气自华”,退休以后的老师仍然读书看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老师热爱旅游,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经常收集有意义的旅游纪念品,并不图升值与否,而是遵从内心的热爱与追求。

老师认为女孩子要自重自爱,有家庭的责任感,也要有事业心。要做独立坚强的女性,守住做人的底线。人与人间多增添一份信任,也要及时反省自己。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都收获了很多,大家十分珍惜与老师相处的点滴时间,经过这次谈话,大家都深化了各自对人生的认识,也从内心感激老师能与我们分享人生的智慧。

(外国语学院15级学硕党支部 文/陆义莹 图/张可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