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民俗学前沿论坛:21世纪中日民俗学展望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外国语学院发布时间:2021-09-27浏览次数:1135

2021年9月25日,由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主办的 “中日民俗学前沿论坛:21世纪中日民俗学展望研讨会”顺利召开。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岩本通弥、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菅丰、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教授岛村恭则、山东大学教授张士闪、清华大学教授刘晓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施爱东,六位中日两国民俗学界顶级专家学者受邀出席会议并做特邀报告。他们以“21世纪中日民俗学展望”为主题,从各自的研究实践出发,纵观当下世界民俗学所处的学术语境,共同讨论民俗学科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对未来民俗学的可能性作出大胆预测,为助力民俗学的转型与变革建言献策。研讨会采用线上会议的形式召开,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陆薇薇主持本次研讨会,日语系教师承担本次研讨会现场口译工作,来自日本东京大学、日本筑波大学、日本关西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300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于北京时间上午9时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特别邀请到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美华教授、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克华教授致辞。他们表示,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利用学院的多语种优势,积极与多个人文社会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对各语种地区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国外民俗研究作为区域国别研究的内容之一,对于增进中外相互理解和交流起着重要作用。中心的部分教师长期从事日本民俗研究以及中日民俗比较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且培养了大批日本民俗方向的研究生,在中日民俗学界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本次研讨会是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自建成以来的一次重要活动,是中日民俗学交流的一次有效尝试,也是推动“新文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希望中日双方的专家学者们能够就议题进行充分讨论,并为“区域国别研究中心”的发展规划提供积极建议,推动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后,会议进入精彩的报告环节。首先是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岩本通弥教授,报告主题为《作为“日常学”的民俗学》,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杨曈担任现场口译。岩本教授从2014年起确立了“作为日常学的民俗学”这一研究方向,始终倡导返本还原的研究态度,将研究视角重新放回到我们身边“理所当然”存在的日常“生活文化”中去。近年来,岩本教授在《日常与文化》这本学术期刊上刊登了不少与“日常”相关的学术论文,报告中,岩本教授从“日常”的四个维度出发,立足于中日韩三国民俗学界对于“日常”理解的差异性,为大家展现了“日常”视野下民俗学研究所浮现出的丰富多彩、多种层次的剖析视角。

第二位是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菅丰教授,报告主题为《民俗学的喜剧——“低微(humble)之学”的可能性》,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陆薇薇担任现场口译。菅丰教授从日本民俗学作为“在野之学”诞生的特殊性出发,指出“低微/谦恭”的属性对于民俗学发展绝非不幸之事。作为“接地气的知识分子(provincialintellectuals)”的民俗学者,一是可以着重探究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vernacular文化,从而在学术世界中开拓出崭新的研究领域,二是可以深度介入其他学科所轻视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文化,在学界内外开展“新在野之学”式的研究与实践。总之,民俗学可以反将学科的“低微/谦恭”作为武器,成为在学界内外灵活挑战“宏大”学问的独特存在。同时,民俗学还发挥着将容易背离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学术活动,重新带回人们身边的巨大作用。

第三位是来自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的岛村恭则教授,报告主题为《柳田国男之外的日本民俗学研究——多样化路径与一贯性视角》,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吴未未担任现场口译。岛村教授先对柳田国男的研究范式进行梳理。他指出,岩本通弥教授的“日常学”可以说是“柳田国男+新渡户稻造的地方学(农业政策学)”的现代版,而近期出版的《民俗学的思考方法》一书描绘出了现代日本民俗学现状并指出今后发展方向。但随后,岛村教授引出有别于柳田国男的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路径”,先后为大家介绍了南方熊楠、折口信夫、伊波普猷、金田一京助四位日本民俗学巨匠的生平事迹与研究特征。与此同时,“多样性”中其实也暗藏着“一惯性”,这些民俗学研究路径中对 “微小事物” 的关注以及由此引发的“对霸权的批判”是一以贯之的。上午的研讨会也在热烈的讨论中告一段落,与会教授进入午休时间。

北京时间下午15点,研讨会继续进行,进入中方教授报告环节。首先是来自山东大学的张士闪教授,报告主题为《有温度的田野:以父亲的花墙为例》,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韩晓担任现场口译。2019年,张士闪教授受东京大学教授菅丰启发,提出“有温度的田野”的学术理念。报告中,张教授将父亲的花墙作为鲜活的民俗研究个案,从生活细节出发,以小见大,对个案做出了深入的阐析。张士闪教授父亲1974年利用村庙拆除的废弃砖石建造了一道普通花墙,并建构出一种“花墙状态”,以统合其日常生活三个元素的异化:乡村劳作模式,家庭私域生活,个体人生意义,并与近邻亲友形成互动关系。鉴此,张教授指出,“有温度的田野”不应是关于个人生活史的散漫讲述,而是借助生活细节对社会历史进程的“以小见大”的理解,而民俗学亦可借此突破知识生产的碎片化模式,而为学界提供一般性知识。

接着是来自清华大学的刘晓峰教授,报告主题为《有关东亚岁时文化综合比较研究的构想》,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赵杨担任现场口译。刘教授首先带我们走进“东亚文化圈”的世界,包括东北亚的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古琉球、东南亚的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尽管近代受到西方冲击,但在文化深层,东亚时间文化传统依旧存在,并对人们的生活发生着重要作用,非常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而东亚岁时文化的比较研究是有关东亚地区文化的基础研究。刘教授指出,我们需要打破欧洲中心论的历史叙述模式,建立中国和东亚自己文化本位的历史叙述体系。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对东亚的影响研究是整合东亚历史文化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未来推动建立东亚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

最后一位报告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施爱东,报告主题为《民间文学如何学科建设》,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宋善花担任现场口译。施爱东研究员从钟敬文时代的学科建设的两种模式及其失效谈起,引出对于如何建设民间文学学科的反思。首先,稳定的研究范式对于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他犀利地指出现实问题,研究生培养理应学、术并重,但我们目前的学科建设只注重了知识体系的教与学,严重忽视了术的训练。而另一方面,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也必不可少。对此,他重点强调“学术对话”的重要意义。加强学术对话是学科建设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学术共同体存在的重要标志。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以及新概念的生成,都需要通过学术对话来实现。学术对话是实证研究可检验性的实践方式,它促进共识的形成,也有助于提升学科影响力。总之,施爱东研究员认为,民间文学学科建设没有什么独特的蹊径,只有基于专业学术传统的范式教育,以及基于人才培养的共同体建设两条可能路径。

随后,本次专题研讨会进入“综合讨论”环节。各位专家学者依次对自己本次的学术发表进行观点和论证的补充,并围绕着“日常”、“低微/谦恭的民俗学”、“有温度的田野”、 “文化遗产的共同申报”、“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等本次研讨会的核心议题,相互提出充满反思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比如,针对“有温度的田野”提出了“有尺度的田野”,针对“低微/谦恭的民俗学”提出了民俗学也可拥有追求宏大理论的理想等等。各位嘉宾深入交流互动,现场讨论非常热烈。

最后,在愉快的交流氛围中,本次“21世纪中日民俗学展望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硕果累累,意义斐然。相信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给参会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思想和学术盛宴、促进了参会的中日两国学者之间的理解与合作、为民俗学在21世纪的转型和变革提供了全新的思想资源,也标志着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为“新文科建设”下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

(图、文/万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