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主题:全球史视野与文学研究的未来
主 讲 人:梁展 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讲座地点:外国语学院403会议室
讲座时间:2023年6月12日(周一) 10:00-11:30
腾讯会议:144-907-062
内容简介:
自2005年起,国际历史学界兴起了一种被称为“全球史”的研究潮流,它突破了19世纪以来形成的“世界史”研究范式,试图在东西方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寻求一种过去曾被人们普遍忽视的“连接性”,借此把全球的历史看做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具体来说,一个历史运动或思想潮流得以发生的原因不应当仅仅在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内部寻找,它更多地肇因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之中。例如,按照全球史的观念,“启蒙运动”并非只是发生在西欧国家的思想解放运动,相反,在全球范围内,这场运动同时,或者几乎是在同时发生于东西方各个民族和国家,启蒙的观念在这些民族和国家里均拥有自身可供使用的传统政治、思想和文化(文学)资源,亚非国家的启蒙运动并非只是从西欧出发向那里持续传播的结果。“全球史”研究不再将目光局限在一个民族和国家之内,而着重探寻世界历史在经济、文化和思想等等多个层面上的关联,试图将造成历史运动的原因空间化。
从歌德提出“世界文学”起,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就被看成是各个民族文学相互影响和相互塑造的结果,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更是把“世界文学”看成是资本在全球运转的必然后果。不容否认,“全球史”研究的出现与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息息相关,那么,它对我们正在从事的世界文学研究带来了哪些启示呢?其一,世界文学研究应当扬弃注重国别文学研究的旧范式,追求各个民族文学的内在和外在关联性;其二,放弃旧有的传播学方法论,将特定的、具有全球性的民族文学现象更多地视为由本土传统出发对同一普遍文学现象的丰富和补充,而不是后者对前者单纯施加影响的结果;其三,在全球文学现象的普遍关联中寻求本民族文学的特质,而非将本民族文学现象简单地视为主流文学现象跨越不同的地理空间对他者造成之影响的论据。
综上所述,“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径势必会拓宽我们理解世界文学的视野,更新世界文学研究的方法,进一步推进世界文学研究的复杂化和深化。
主讲人简介:
梁展,《外国文学评论》主编,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和中西思想史和文化史。著有《颠覆与生存:德国思想与鲁迅早期自我观念的形成》(2007)、《政治地理学、人种学与大同世界的构想:围绕康有为<大同书>的文明论知识谱系》(2016)、《帝国的想象:卡夫卡<中国长城修建时>》中的政治话语》(2017)、普遍差异、殖民主义与未完成的共同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民族主义想象》(2020)等专书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