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东南大学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来源:外国语学院发布时间:2024-05-20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暑假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焕发绚丽光彩。经校团委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开展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全校学生利用暑期安全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内容详实、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二、活动意义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东南大学社会实践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认真开展东南大学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充分调动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度过一个欢乐祥和且有意义的假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实践选题

东南大学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内容有以下十个方面:

1.学思践悟新思想,踔厉奋发新征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边远地区、社区、农村等,精心设计开展有内涵、有人气的宣传教育活动,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信心满怀地紧跟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鼓励东大学子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贯通起来,坚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通过面对面、多形式、互动式宣讲,讲透创新理论、讲好发展成就、讲清形势任务、讲明发展前景。

2.实干践行初心使命,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青年人才的参与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鼓励东大学子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方面,从预防返贫、粮食安全、空间治理、文化传承等角度开展实践调研、汇聚有力成果,为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东大智慧、东大力量。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厘清历史脉络,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把握党的重大理论和精神。树立正确党史观,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深入到农村、社区、学校等基层一线,面向广大群众开展有内涵、接地气的宣传教育活动,用青年视角、青年语言,将深刻性和生动性统一起来,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4.聚焦生态文明保护,共建美丽中国。鼓励东大学子通过调查访谈、发放问卷、实地考察、集体研讨等方式,开展实践调研。结合地区发展经验,深入沿线村镇、社区调研绿色低碳发展经验,了解地域环境基础现状、环保政策实施效能、资源利用情况、生物多样性保护、青年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以及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的建设模式等内容,引导东大学子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5.民族团结铸同心,凝心聚力促发展。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将民族团结教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方位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鼓励东大学子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项目,依托各种平台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增进友谊,讲好中华民族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传承弘扬敦煌文化,品读丝路文明印记。从莫高精神的代代传承,到敦煌文化的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对古老文脉牵挂殷殷,对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嘱托谆谆。鼓励团员青年以东南大学与敦煌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为契机,围绕敦煌文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遗产保护、文物利用、价值阐释等方面持续发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自信开放的姿态讲好中国故事、敦煌故事、东大故事,做好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春力量。

7.回溯“团二大”历史,讲好梅庵红色故事。在东南大学梅庵召开的“团二大”,宣示了共青团“永远跟党走”的初心,明晰了共青团“为党育新人”的主责,在团史、青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具有夯基垒台的意义。鼓励东大学子围绕红色梅庵这一宝贵的校园红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团二大”遗址、史料,以史载道,讲好党的历史,讲好团的初心,讲好新时代的共青团与青少年工作,铭记奋斗历程、砥砺初心使命、汲取前进力量、实现“至善成长”。

8.深入创新创业,贡献青春力量。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鼓励东大学子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切入点,抓住“科技育人、创新驱动”的主线,结合“挑战杯”、“创青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赛事,立足社会需求,把握时代脉搏,开展科普宣讲、科研攻关和创新成果转化,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绽放创新创业风采,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久动能。

9.聚焦社会关切,增进民生福祉。围绕“经济转型发展、生态治理创新、文化保护传承、就业创业形势、科技创新发展、农民工子女教育、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等领域的社会热点、社会关切,鼓励东大学子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实际、专业背景,深入实地调研,把握时代脉搏,明确奋斗目标,切实将“两会精神”转化为砥砺奋斗的精神动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10.立足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鼓励东大学子通过深入海外城乡社区、调研海外名校名企、参与国际志愿项目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外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切身体会新时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感知多元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涵养世界胸怀,提升全球胜任力,向世界展示东大风采,为世界贡献东大智慧。

四、选题要求

1.社会实践团队必须要有指导教师参与指导,实践团队应为3人以上,尽量不超过10人所有实践团队都应在“第二课堂”平台上申报。项目要求与社会调研等相关,将实践环节与课程内容、教学计划有机融合、有效衔接。

2.选题应符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具有时代性、育人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突出时代特征,适应政策要求;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可操作、易实践,不存在重大安全健康隐患;形式新颖,选题视角独特,突出青年特色。

3.选题可以来源于国家政策议题、社会热点话题、现实社会生活、个人特定经历、文献资料以及已有的研究或实践项目。

4.选题应注重学科交叉与渗透,集合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成员进行优化配置,能够通过联合攻关形成集成优势,取得具有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的调研成果。

5.特别鼓励各学院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并结合选题开发新的社会实践基地、校友资源、校地共建平台等,了解、收集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干部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选报一批我校智力优势与实际需求结合,党政关心、社会关注和青年能为结合的暑期社会实践选题。

五、组织形式及申报要求

社会实践团队包含辅导员专项团队、校级重点团队、院级团队和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申报团队需认真研读要求,紧扣主题,登录第二课堂系统进行申报(申报指南详见附件)。

1.申报数量及方式

学生自行组队申报院级和校级重点团队,可跨专业、跨学院组队,团队在学生负责人所在学院立项。2024年暑假外国语学院可申报4个校级重点团队,院级团队数量不限。请学生团队于5月20日至6月1日在“第二课堂”平台上“实践课程-社会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中进行申报,逾期将视作放弃申报。请有意向申报团队做好准备,拟定于5月27日开展立项答辩请各实践团队负责人于5月24日前加入“东大外院2024暑假社会实践交流QQ群”(群号:904803463),后续事宜在群内通知。

1)辅导员专项。其中辅导员人数不得少于团队总人数的30%(含负责人)。辅导员应当带领学生实地开展,并注重发挥学院依托作用,着力打造社会实践精品项目,共同推动实践成果的转化,推动实践育人工作向专业化发展。辅导员专项设置中期考核,与东南大学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同步进行。至中期考核时,学生团队应完成社会实践全部内容。辅导员团队实践周期为一年,即在学生团队完成其社会实践全部内容后,辅导员团队需围绕实践主题、实践成果撰写至少1篇论文,方可达到结项要求。

2)校级重点团队。由各学院开展学院内部公开答辩,经答辩立项和学院团委审核后在“第二课堂”平台上申报并向校团委推荐报送,经校团委审核后列入校级重点团队,校级重点团队应优先推荐基于教师科研项目开展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实践的项目,从而推进社会实践专业化发展。外国语学院可推荐报送四个校级重点团队。

3)院级团队。由各学院开展学院内部公开答辩,经答辩立项后在“第二课堂”平台上申报,由各学院团委审核管理。

4)研究生社会实践专项。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由各学院统一管理,参与学院开展的内部公开答辩,经答辩后视质量申报校级、院级团队。研究生社会实践校级团队各学院可额外推荐报送不超过2个,校级重点团队中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不占用此校级名额;院级团队数量不限。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须要有指导教师参与指导,团队队长应为研究生,研究生所占比例不低于70%,鼓励研究生同学跨学院、跨学科组队,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彰显专业特色优势,鼓励优先推荐开展活动时间2年以上的团队,有机会推荐参加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团队”评选。

2.加强组织管理

各实践团队要精心组织,紧密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按照通知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机制。要提高安全意识,做好预案,确保安全。学院团委将在秋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完成社会实践公开答辩,验收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收集报送相应材料,请各实践团队提前准备,认真梳理总结实践内容。报送材料要求:

社会调研类实践成果至少为1份调研报告或研究论文、3-5张精选照片、1份原始访谈记录、1个3分钟以内精选视频,至少1项媒体报道;基层体验类实践成果至少为1份所在单位的认定意见、1份不少于2000字的实践心得。

1)调研报告或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字数8000至15000字,研究论文字数8000字左右;调研报告和研究论文观点明确,调查科学,分析全面,逻辑严密,数据可靠,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须注明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内容应紧密围绕选题,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重点阐述实践项目实施情况、主要成果、特色亮点以及社会价值等,符合真实性、理论性、简洁性、前瞻性的特征要求。

2)精选视频:3分钟以内,应避免简略叙述实践过程,应着意于对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实践精神以及实践收获的阐述,鼓励围绕感人事迹、感动人物深度挖掘,画面清晰、声音清楚,以有字幕者为佳。

3)精选照片:能较好体现实践过程、实践内容、实践特点,单张图片文件不小于1MB。

4)媒体报道:包括在校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微信、微博、手机报、数字视频、网站、报纸、杂志等媒体宣传平台的宣传报道。

3.确保团队安全

实践师生要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充分研判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等,安全有序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坚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坚持安全第一,做好安全应急预案,按需购买保险。

4.扩大宣传力度

各实践团队要认真做好社会实践宣传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效益,利用各种媒体(院级、校级及以上)扩大东南大学2024年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及时报送好的选题和新闻线索。学院和学校团委将积极宣传和表彰在社会实践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

“第二课堂”系统申报指南.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