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重庆大学中文系李广益教授应邀为我院青年教师工作坊作主旨演讲,主题为“跬步远途:从科普型科幻到科幻式科普”。因故未能亲临现场的复旦大学英文系吕广钊老师通过视频方式发表题为“静默的喧嚣:20世纪末英国科幻文学左翼思潮”的学术报告。活动由我院青年教师工作委员会主办,副院长陆薇薇致欢迎辞并主持。
李广益教授的讲座围绕科幻与科普的百年共生关系、科幻式创新科普的兴起、科幻与科技创新的互动,以及科幻的社会应用与战略价值四大主题展开。他系统梳理了中国科幻文学的三大传统——学者派、通俗派与教育派,并指出“科幻式科普”的核心在于突破传统科普的工具性定位,转而以科学方法、思想与精神为内核,通过激发公众好奇心与创造力,为科普注入全新活力。
在论及科幻对科技的反哺作用时,李广益教授以2021年“元宇宙”概念的全球性热议为例,强调科幻对科技发展的前瞻性影响。他特别分析了刘慈欣《三体》的里程碑意义,称其是“为中国当代文学赢得国际声誉的转折性作品”,并阐释科幻文学如何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助力构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形象。此外,他还结合科幻影视、主题公园等文化产业案例,探讨了科幻与多领域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
复旦大学吕广钊老师的报告聚焦20世纪末英国科幻文学中的左翼思潮,从“科幻新浪潮”运动切入,讲述了当代英国科幻文学中为人忽略但影响深远的科幻作家。他梳理了撒切尔夫人新自由主义政策对英国社会及科幻创作的深远影响,揭示了该时期科幻作品对政治经济变革的批判性反思。
本次活动以中外科幻文学比较为视角,内容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关照,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前沿研究方向,激发了跨学科研究兴趣,亦搭建了校际学术交流平台。现场师生围绕科幻文学的文化价值、经典文本重读及后发国家科幻发展等议题,与主讲嘉宾展开热烈讨论。
(文/迟浩男 图/王颐宁 编辑/张婷婷)